【午間要聞】12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同比續降 *煤礦事故突發 焦煤焦炭大漲3%*在岸人民幣刷新2018年7月來高位
金屬要聞
【12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同比續降 消費疲軟對銅價構成壓力】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同比增長12.9%,至530萬噸。12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43.1萬噸,較11月的45.6萬噸環比減少6.3%,同比去年12月減少4.22%。SMM表示,2018年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增加最主要原因還是廢銅進口的限制,作為“廢七類”2019年正式限制前的過渡,今年廢七類進口大幅縮減,加工企業對精銅的使用比例提升促進了今年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的大幅增加。
【新疆眾和2018年實現凈利最高7500萬 同比增長62%】新疆眾和近日發布2018年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18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6100萬元到7500萬元,同比增加51%到62%。 公告顯示,業績預告期間為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800萬元到2200萬元,同比增加8%到21%。 據了解,2018年度,公司積極開拓市場,加強成本管控,電子新材料等主要產品的營業收入增長,電子鋁箔及鋁制品盈利能力增強;公司參股公司凈利潤增長,公司投資收益增加;以及公司電解鋁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完成增加了公司利潤。
【進口窗口開啟部分進口到貨 三地鋅社會庫存繼續小增】SMM1月14日訊,本周三地鋅社會庫存較上周五增加0.2萬噸,較上周一增加0.28萬噸至10.68萬噸,滬粵津三地均錄得增加。據SMM了解到,進口窗口陸續于周四開啟,部分進口有所到貨,補充市場貨源,但仍存下游稍許節前備庫,庫存僅錄得小增。
【SMM快訊】煤礦事故突發 焦煤焦炭大漲3%:從陜西省相關部門獲悉,12日18時許,陜西省神木市永興辦事處百吉煤礦發生井下冒頂事故,約20人被困井下。1月13日15時50分,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政府官網通報稱,截至當日12時35分,百吉礦業李家溝煤礦“1.12”重大事故遇難的21名礦工遺體已全部升井。 今日開盤,黑色系普漲,焦煤焦炭主力合約大漲近3%,螺紋1905熱卷1905漲幅超1%。14日上午,煤炭板塊盤中走強,截至9:47,中信煤炭指數漲3.03%。個股方面,云煤能源、美錦能源、永泰能源漲停;陜西黑貓、鄭州煤電、平莊能源等跟漲。
【華南某不銹鋼廠上周高鎳鐵成交價格上調】據SMM調研了解,上周華南某不銹鋼廠高鎳生鐵詢盤價格為960元/鎳點,到廠含稅,最終成交價格為965元/鎳點,較之前成交價格上調5元/鎳點。
【攀鋼成立鋼鐵行業首家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近日,攀鋼集團融資租賃(成都)有限公司順利開展首筆融資租賃業務,發放1600萬元融資款。這是鋼鐵行業首家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
【Roy Hill提品擴產項目開始動工】澳大利亞礦業公司Roy Hill日前已開始進行擴產項目,預計2019年4季度投產,屆時會增加500萬噸產能,粉礦品位提高到61.2%,并且有望延長其礦山壽命。Roy Hill礦山項目位于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東南方向約340公里處,屬于皮爾巴拉地區低磷鐵礦山(靠近亞洲),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綜合鐵礦開采項目之一,其鐵礦石儲量超過23億公噸,平均鐵品位55%,礦山壽命17年以上。Roy Hill公司于2015年12月出口第一船鐵礦石,2016年的鐵礦石產量就達到約2400萬噸,2018年預計生產了5300萬噸鐵礦石;Roy Hill公司的產品中塊礦占比40%,粉礦60%,粉礦品位約61%,磷含量0.05%。
【供應趨緊 煤炭板塊股期聯動】1月14日早盤,商品市場漲跌互現。其中煤炭板塊大幅拉升。截至9:35,動力煤期貨、焦煤期貨和焦炭期貨盤中漲幅最高達3.86%,3.67%和2.79%,領漲商品。 招金期貨表示,前期國內煤市利空因素達到飽和后,煤價止跌企穩,近日在低溫提振煤耗情況下,而出現小幅反彈。近期天氣預報顯示,將有寒潮到來,屆時民用需求對煤價的驅動力或將再度增加,1月底及2月初將進入“春節效應”。》查看詳情https://news.smm.cn/news/100868291
【鋼鐵業保持向好態勢還需抑制新增產能沖動】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接受采訪時表示,嚴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新上項目擴大產能,嚴控電解鋁新增產能,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持續推進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 筆者認為,隨著我國去產能戰略任務的實施,鋼鐵業開始持續向好,業績也大幅提升,鋼鐵業已進入了一個減量創新發展的新階段,但是,不可以忽視的是,行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挑戰,在此時,監管層提出要嚴禁鋼鐵新上項目擴大產能,提醒的非常及時,一定要嚴禁新增產能的沖動和應被淘汰產能的“死灰復燃”。
【中國鐵礦石進口出現八年來首次年度下滑】中國去年鐵礦石進口出現了201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周一發布的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鐵礦石進口總量下降1%至10.6億噸。
【湖北啟動江海鐵聯運鐵礦石項目】1月10日,裝載6萬噸鐵礦石的江輪在湖北荊州港靠岸,被快速裝運到已經等候多時的專列上;大約一個星期以后,這批由巴西進口的鐵礦石將被送運到陜西省勉縣。這標志著湖北省今年江海鐵聯運第一單——150萬噸鐵礦石鐵水聯運項目開始啟動。 為推進長江經濟帶多式聯運發展,助推湖北打造江海直達鐵水聯運品牌線路,武漢鐵路局宜昌車務段統籌協調運力、勞力、機具,協助制定運輸方案,確保貨物抵達港口后以最快方式組織上線并及時發運。同時,采用“全程物流總包”服務形式,提供“一票核算”和“門到站”式運輸服務,不斷改善貨主對鐵路運輸服務體驗。
【2018年全球黃金ETF規模六年來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黃金ETF規模增長3%至1006億美元,是2012年以來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分析稱,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增加拉升了避險需求,黃金因此受到投資者青睞。
宏觀市場
【在岸人民幣刷新2018年7月來高位 離岸升破6.74關口 日內漲約200點】今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7560,刷新2018年7月下旬以來新高,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7909。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6.7482,上日夜盤收報6.7666。
【海關總署:全年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6.1% 原油上漲30%】1月14日,國新辦舉行2018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18年原油、天然氣和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鐵礦砂和大豆進口量有所減少。2018年,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增加10.1%;天然氣9039萬噸,增加31.9%;成品油3348萬噸,增加13%;進口銅530萬噸,增加12.9%。此外,進口鐵礦砂10.64億噸,減少1%;大豆8803萬噸,減少7.9%。初步測算,全年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6.1%。其中,原油上漲30%,成品油上漲20%,天然氣上漲22.9%,銅上漲3.2%。
【中國2018年外貿總額創歷史新高 全年貿易順差3518億美元】1月14日周一,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我國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出口增速創2011年以來新高;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為2013年以來最低。 按人民幣計,中國2018年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其中,出口同比增長7.1%,進口同比增長12.9%,全年貿易順差2.33萬億元人民幣,收窄18.3%。 中美貿易方面,2018年中國對美國出口47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3%。
【重磅投票前夕 英國首相警告:不退歐的可能性甚至高于硬脫歐】英國首相將在關鍵投票的前一天警告國會議員,目前國會阻止退歐的可能性比英國無協議退歐的可能性更高。 本周二(1月15日),英國政府將就英國退歐協議舉行重要投票。 據多家英國媒體報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本周一將在英國中部城市Stoke-on-Trent發表演講。該城市是在2016年公投中最支持脫歐的城市之一。 梅將在此次演講中表示,如果議會未能落實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將使人們對民主進程的信心遭受“災難性傷害”。首相發言人周日表示,梅還將補充稱,基于上周的證據,她現在相信,國會阻止退歐的可能性比英國無協議退歐的可能性更高。
【希臘將于本周舉行信任投票,歐元區再添政治不穩定跡象】希臘議會暫時計劃在周三舉行信任投票,這距離原定于9月舉行的正式大選只有幾個月時間。 希臘國防部長坎梅諾斯13日宣布,由于對馬其頓更改國名協議持反對意見,他將辭去國防部長一職,由他領導的獨立希臘人黨也將退出聯合政府。希臘總理齊普拉斯隨后發表聲明說,接受坎梅諾斯的辭職,也將接受來自獨立希臘人黨的其他政府部長的辭職。他同時宣布,國防部長一職將由希臘國防總參謀長阿波斯托拉基斯上將接任。
【降準資金明日釋放 節前利率或小升】本周二,將是2019年首次全面降準的第一輪落地。根據央行公告,本次降準共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將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與春節前資金缺口相比較可發現,本次全面降準并非大水漫灌。據業內普遍估算,1月15日降準0.5個百分點可以釋放約7000億元~8000億元資金,但1月15日也是企業集中繳稅日,且當日有3900億MLF到期,存在約1.5萬億元的流動性缺口。此外,本次降準共釋放資金1.5萬億元,這與往年央行春節前釋放的流動性總量相比并不算多。
終端市場
【海關總署:2018年年度我國汽車出口增長8.3%】1月14日,國新辦舉行2018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機電產品出口占比提升,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65萬億元,增長7.9%,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8%,比2017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出口增長8.3%,手機出口增長9.8%。同期,服裝、玩具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3.12萬億元,增長1.2%,占出口總值的19%。
【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超100萬輛】2019年1月9日,乘聯會發布了新一期的乘用車產銷數據。2018年12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達到16.0萬臺,環比增長19.0%,同比增長79.1%,其中插混同比增116.0%,純電動增長50.0%。2018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100.8萬臺,同比增長88.5%。
【陳清泰:2025年前后 電動車性價比將超燃油車】1月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 在北京拉開帷幕。本次論壇以 “汽車革 命與交通、能源、城市協同發展”為主題,圍繞汽車零排放和電動化變革、能源轉化及傳統能源公司轉型、未來交通和出行變革圖景、下一代汽車關鍵技術發展、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趨勢、核心供應鏈培育、汽車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國際創新對接、產業政策調整等熱點問題進行研討。 在1月12日進行的全球零排放與全面電動化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電動汽車是工業革 命中的新一輪變革,能夠破解能源和交通難點。
【隆基機械:已與吉利、宇通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有投資者提問隆基機械,公司產品是否能用在新能源車上。對此,隆基機械14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最大的區別在于動力驅動,公司主要研發生產汽車制動系統產品,目前公司已與吉利、小鵬汽車、宇通、雷諾、博郡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合作。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12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上表示,今年國家能源局將繼續會同相關部門,組織推進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支持整車企業向充電服務運營商購買配套服務,同時,在充電價格方面,考慮進一步充分發揮市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第二,加快推動先進的技術研發,加快柔性充電技術推廣應用;第三,推動充電服務平臺的整合發展。
【2018年1-11月我國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9.5%】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我國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累計38019.9萬信道,較去年同期增長49.5%。其中,11月我國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為4987.7萬信道,同比增長134.1%,較上月增加260.9萬信道。
相關市場
【格林美印尼投建新能源材料基地 布局海外三元材料市場】1月11日,格林美發布公告稱,由公司下屬公司荊門格林美與新展國際、廣東邦普、印度尼西亞IMIP園區、阪和興業等共同投資的印尼紅土鎳礦生產新能源材料項目,1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摩洛哇麗縣中國印度尼西亞綜合產業園區青山園區成功舉行了奠基典禮。 印尼海洋統籌部長魯胡特、工業部長艾朗加·哈塔托、中蘇拉威西省長等印尼政府官員,青山鋼鐵董事局主席項光達、格林美董事長許開華、CATL副董事長潘健、邦普循環董事長李長東、阪和興業代表、印尼摩洛哇麗工業園區有限公司(IMIP)總裁鄭宗悅等300余名嘉賓出席奠基活動。
【電動化大勢所趨 電池龍頭值得看好】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環比大增50%以上,這一數據明顯超出此前市場預期。考慮到新能源汽車行業正提速換擋,電動化已是大勢所趨,以及電池規模效應、資源讓利以及技術升級,堅定看好2019年電池產業鏈,建議優選格局清晰、產業全球化以及高密度電池環節的龍頭企業。 裝機量超預期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56.89GWh,環比增長56.88%。具體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從3月開始持續走高,6月略有下滑后繼續攀升,12月裝機量,高達13.36GWh,環比增長49.92%。在2018年汽車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由于新能源車表現格外亮眼,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步邁上新臺階。
【中國2018年全年天然氣進口創紀錄新高】海關總署:2018年天然氣進口同比增長31.9%,至9040萬噸。2018年原油進口同比增長10.1%,至4.62億噸。2018年成品油進口同比增長13%,至3350萬噸。
【鋰離子電池有望成為電力存儲方面最廉價的選擇】近日,據美國《焦耳》雜志消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了一項最新模型預測結果顯示,未來幾十年,鋰離子電池在多數應用場景中都有望成為電力存儲方面最廉價的選擇。 作為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鋰離子電池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將鋰離子嵌入碳中,既克服了鋰的高活性,又解決了傳統鋰電池存在的安全問題。最新研究報告主要作者、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奧利弗·斯密特認為,未來鋰離子電池因成本低和性能優,將在絕大多數電力系統應用中占據優勢。
來源:上海有色金屬網,https://news.smm.cn/news/100868313